标题:抯zhā
注解:挹也。方言曰:抯、摣,取也。南楚之閒凡取物溝泥中謂之抯,亦謂之摣。从手且聲,讀若樝棃之樝。樝棃,見木部。側加切。古音在五部。按方言抯、摣實一字也,故許有抯無摣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攫jué
注解:扟也。薈頡篇曰:攫,搏也。通俗文曰:手把曰攫。淮南子曰:鳥窮則搏,𡃣窮則攫。按衆經音義卷五卷十二引說文同,而注之曰:扟,居逆切。是所據說文作丮,轉寫譌作扟耳。丮者,持也。从手矍聲。居縛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扟shēn
注解:從上挹取也。取字各本無,依𤣥應補。通俗文云:從上取曰扟。从手卂聲,讀若莘。所臻切。十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拓zhí
注解:拾也。有司徹篇:乃摭于魚腊俎。俎釋三个,其餘皆取之。摘下云:拓果樹實也。儀禮摭古文作摕,此實非一字,因雙聲而異。陳宋語。方言:摭,取也。陳宋之閒曰摭。从手石聲。之石切。古音在五部。摭,拓或从庶。古聲、庶聲皆古音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攈jùn
注解:拾也。魯語:收攟而烝。韋云:攟,拾也。漢㓝法志:蕭何攈摭秦法,取其宐於時者,作律九章。从手麇聲。居運切。十三部。亦作捃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拾shí
注解:掇也。史記貨殖傳曰:俯有拾,仰有取,射有決拾。毛傳曰:決,所以鉤弦也。拾,遂也。捡韜左臂。卽俗所謂收拾也。曲禮:拾級聚足。鄭曰:拾讀爲涉。聲之誤也。从手合聲。是執切。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掇duó
注解:拾取也。周南傳曰:掇,拾也。从手叕聲。都括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擐huàn
注解:毌也。毌,各本作貫,今正。毌,穿物持之也。今人廢毌而專用貫矣。杜注左傳、韋注國語皆曰:擐,貫也。从手瞏聲。胡慣切。十四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擐甲執兵。”成二年左傳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揯ɡēnɡ
注解:引急也。淮南書曰:大弦搄則小弦絶。从手恆聲。古恆切。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摍suō
注解:蹴引也。蹴猶迫也。古多叚戚爲之。蹴引者,蹴迫而引取之。摍古叚縮爲之。毛詩傳曰:鄰之釐婦,夜㬥風雨室壞,趨而至,颜叔子納之,而使執燭,放乎旦而蒸盡,縮屋而繼之。釋文云:縮又作摍,同。按武梁祠堂碑云摍笮是也。戰國策:淖齒管齊之權,縮閔王之筋,縣之廟梁,宿昔而死。亦卽摍字。摍屋,卽左傳所謂抽屋也。从手宿聲。所六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㨜qián
注解:相援也。从手虔聲。巨言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援yuán
注解:引也。大雅:以爾鉤援。毛傳:鉤援,鉤,鉤梯也。所以鉤引上城者。又無然畔援。傳曰:無是畔道,無是援取。从手爰聲。雨元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㩅chōu
注解:引也。鄭風:左旋右抽。傳曰:左旋,講兵。右抽,抽矢以䠶。竹部曰:籒,讀書也。牆有茨傳曰:讀,抽也。方言曰:抽,讀也。尚書:克由繹之。大史公自序: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。紬卽籒也,籒之言抽也。从手畱聲。敕鳩切。三部。抽,㩅或从由。由聲也。㩅或,一本作籒文,非也。𢭆,㩅或从秀。秀字古本當不出。篆體偏旁作秀,則可證古於偏旁不諱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擢zhuó
注解:引也。毛傳曰:楫所以擢舟也。櫂舟,謂引舟也。从手翟聲。直角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拔bá
注解:擢也。从手犮聲。蒲八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揠yà
注解:拔也。孟子: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。趙云:揠,挺拔之欲亟長也。方言:揠、擢、拂、戎,拔也。自關而西或曰拔,東齊海岱之閒曰揠。从手匽聲。烏黠切。十四、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擣dǎo
注解:手椎也。以手爲椎而椎之。一曰築也。木部曰:築,𢶈也。二篆爲轉注。築者必用築,非徒手也,故爲别。从手𠷎聲。都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小徐本篆作擣,解云壽聲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攣luán
注解:係也。係者,絜束也。易小畜:有孚攣如。馬曰:連也。虞曰:引也。攣者,係而引之,其義近擢。从手䜌聲。吕貟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挺tǐnɡ
注解:拔也。左傳:周道挺挺。直也。月令:挺重囚。寬也。皆引申之義。从手廷聲。徒鼎切。十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㩃qiān
注解:拔取也。南楚語。莊子至樂篇:攓蓬而取之。司馬注曰:攓,拔也。方言曰:攓,取也。南楚曰攓。又曰:楚謂之攓。从手𡫾聲。九輦切。十四部。㩃攓二通。又音鶱。《楚辭》曰:“朝㩃阰之木蘭。”阰,各本作批,今依韵會,與楚辭合,但說文無阰字耳。句見離騷。王逸曰:搴,取也。阰,山名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探tān
注解:遠取之也。探之言深也。易曰:探嘖索隠。从手𥥍聲。他含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撢tàn
注解:𢲘也。周禮撢人:掌撢序王意以誤天下。釋文曰:與探同。按許書,則義同而各自爲字。从手𪉷聲。他紺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挼ruó
注解:摧也。摧,各本作推,今依玉篇、韵會、文選注、𤣥應梵書音義正。摧者,擠也。周禮守祧、禮經士虞、特牲、少牢隋祭,或作隋,作墮。或作挼。或作綏。隋當是正字,挼、綏當是叚借。鄭云:下祭曰墮。墮之言猶墮下也。按隋聲、妥聲同在古十七部。許云挼,摧也。摧亦有墮下之義。挼篆㬪韵雙聲皆當妥聲。下挼莏一解,則更當从妥,不待言矣。从手妥聲。各本作委聲,今正。徐鉉曰:俗作挼。非。乃因說文無妥而爲此謬說也。奴禾切。十六、十七部。一曰㒳手相切摩也。𤣥應引無摩字,阮考緒字略云:煩撋猶挼莏。今人多用此義,而字作挪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撆piē
注解:飾也。各本作别也,不可通,今正。文選洞簫賦注引撆,飾也。飾者,㕞也。見巾部。飾者,今之拭字。葢一本作㕞,其義一也。而字形一譌爲刷,再譌遂爲别矣,此攷覈者所宐知也。拭與拂義略同。蔡邕篆勢曰:揚波振撆。文選:撇波而濟。撇同撆。又史記荆軻傳跪而蔽席、孟荀傳襒席皆謂拭席,皆撆之異體也。从手敝聲。芳滅切。十五部。一曰擊也。此别一義。韵會作擊也。一曰拂也。拂卽飾,易其先後耳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㨔hàn
注解:搖也。搖,宋本作㩅,誤。从手咸聲。胡感切。古音在七部。鉉曰:今别作撼。非是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搦nuò
注解:按也。按者,抑也。周禮矢人:橈之以眡其鴻殺之稱。注曰:橈搦其榦。謂按下之令曲,則强弱見矣。𤣥應書曰:搦猶捉也。此今義,非古義也。古義搦同橈。从手弱聲。尼革切。釋文女角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掎jǐ
注解:偏引也。一本作偏引一足也,見李賢、司馬貞所引。此依左傳注增二字耳。左傳曰:譬如捕鹿,晉人角之,諸戎掎之。杜注云:掎之,掎其足也。國語:掎止晏萊。韋云:從後曰掎。子虛賦腳麟,司馬彪云:腳,掎也。詩:伐木掎矣。傳曰:伐木者掎其顚。从手奇聲。居綺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揮huī
注解:奮也。按奞部奮下曰:翬也。翬下曰:大飛也。此云奮也,揮與翬義略同。𤣥應引此下有謂奮訊振去之也七字,葢庾儼默注語。从手軍聲。許歸切。十三、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摩mó
注解:揅也。揅,各本作硏,今正。此以揅與摩互訓。右部硏之訓䃺也,手部揅之訓摩也,義各有屬,無容淆之。摩揅之功,精於䃺硏。挼下曰:兩手相切摩也。學記曰:相觀而善之謂摩。凡毛詩、爾雅如琢如摩,周禮刮摩字多从手。俗从石作磨,不可通。从手麻聲。莫鄱切。十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揅yán
注解:摩也。从手硏聲。宋本奪此字,今依小徐、集韵、類篇補。易:極深硏幾。蜀才作揅。禦堅切。十四部。〖注〗字頭揅字从幵作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𢱧pī
注解:反手擊也。左傳曰:宋萬遇仇牧于門。𢱧而殺之。玉篇所引如是。今左傳作批,俗字也。从手𣬉聲。匹齊切。十五部。俗作批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攪jiǎo
注解:亂也。毛傳同。从手覺聲。古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《詩》曰:“祇攪我心。”小雅何人斯文。衹,各本譌作祇,誤。我行其野傳曰:衹,適也。唐人凡此訓必从衣氏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搑rǒnɡ
注解:推擣也。漢書:而僕又茸以蠶室。師古曰:茸音人勇反,推也。謂推致蠶室之中也。如颜說,則茸者搑之叚借字。从手茸聲。而隴切。九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撞zhuànɡ
注解:卂擣也。卂者,疾也。从手童聲。宅江切。九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㧢yīn
注解:就也。㧢與因音義同,今則因行而㧢廢矣。从手因聲。於眞切。十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扔rēnɡ
注解:㧢也。㧢,各本作因,今正。扔與仍音義同。老子曰:爲之而莫之應,則攘臂而扔之。从手乃聲。如乘切。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括kuò
注解:絜也。絜者,麻一耑也。引申爲絜束之絜,凡物圍度之曰絜。賈子度長絜大是也。束之亦曰絜。凡經言𢬸髪者,皆謂束髪也。髟部曰:䯺者,絜髪也。然則束髪曰䯺。𢬸爲凡物緫會之偁。毛詩傳曰:𢬸,至也。其引申之義也。易𢬸囊,借爲𠯑字也。从手𠯑聲。古𣴠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抲hē
注解:抲,此複舉字之未𠛹者。撝也。从手可聲。虎何切。十七部。《周書》曰:“盡執,抲。”小徐本抲下有獻字,葢誤衍。酒誥文。今尚書抲作拘,字之誤也,此如許所言苛之字止句也,後漢書郡國志菏水譌爲苟水正同。周書當盡執爲逗。下云抲以歸於周,謂指撝以歸於周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擘bò
注解:撝也。禮記:燔黍捭豚。釋文云:捭,十麥反。注作擗,又作擘,皆同。按卑聲、辟聲皆在十六部,故記作捭,注作擘。今注亦作捭矣。擘豚,謂手裂豚肉也。又周禮瓬人注曰:薜讀如藥黃檗之檗,破裂也。按薜乃擘之叚借。西京賦云:剖析豪釐,擘肌分理。李善引周禮注作擘,豈其所據與今不同歟。內則曰:塗皆乾擘之。喪大記:絞一幅不辟。內則:麕爲辟雞。皆假辟爲擘也。若孟子以仲子爲巨擘。巨擘,謂手大指也。凡大指主開,飾四指主合,故謂之巨擘。从手辟聲。博戹切。十六部。今俗語謂裂之曰擘開,其字如此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撝huī
注解:裂也。易:撝謙。馬曰:撝猶離也。按撝謙者,溥散其謙,無所往而不用謙,裂義之引申也。曲禮:爲國君削瓜者華之。注曰:華,中裂之也。華音如花,撝古音如呵,故知華卽撝之叚借也。从手爲聲。許歸切。按歸必是規字之誤,此字必在五支,不得入八微也。古音在十七部。一曰手指撝也。敘曰:比類合𧧼,以見指撝。易撝謙注曰:指撝皆謙。凡指撝當作此字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捇huò
注解:裂也。周禮有赤犮氏,注云:亦犮猶捇拔也。捇拔,葢漢時有此語。从手赤聲。呼麥切。釋文采昔反。古音在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扐lè
注解:《易》𥷂再扐而後卦。易擊辭傳文也。卦,今易作掛。釋文云:京作卦,云再扐而後布卦。葢許同京也。大衍之數五十,其用四十有九。分而爲二以象兩,掛一以象三,揲之以四以象四時,歸奇於扐以象閏,五嵗再閏,故再扐而後掛。虞翻曰:奇,所掛一策。扐,所揲之餘,不一則二,不三則四。取奇以歸扐,扐幷合掛左手之小指。爲一扐,則似閏月定四時成歲,故歸奇於扐以象閏者也。已一扐,復分掛如初揲之。歸奇於初扐,幷掛左手次小指閒。爲再扐,則再閏也。双分扐揲之如初,而掛左手第三指閒。成一變,則布卦之一爻。謂已二扐,又加一爲三,幷重合前二扐爲五歲,故五歲再閏。再扐,而後掛。據虞則字作掛者,謂再爲分二掛一。或作卦者,謂於此起卦爻。皆可通也。凡數之餘曰扐。王制:祭用數之仂,喪用三年之仂。鄭皆以爲數之什一。仂、扐葢同字。考工記云:以其圍之阞捎其藪。假阞爲之。鄭以爲三分之一。然則權度多少中其節謂之扐,無定數也。从手力聲。盧則切。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技jì
注解:巧也。工部曰:巧者,技也。二篆爲轉注。古多叚伎爲技能字。人部曰:伎,與也。从手支聲。渠綺切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摹mó
注解:規也。規者,有法度也。以法度度之亦曰規。廣韵曰:摹者,以手摹也。楊雄傳:參摹而四分之。三摹九据。或手在旁作摸。今人謂之摸𢱢,讀入聲,實一字。摹與模義略同。韵會此下有謂所規倣也五字,葢庾儼默注語之存者。倣當作放。从手𦱤聲。莫胡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拙zhuō
注解:不巧也。不能爲技巧也。从手出聲。職說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㧺tà
注解:縫指㧺也。縫指㧺者,謂以鍼紩衣之人恐鍼之栔其指,用韋爲箍韜於指以藉之也。㧺之言重沓也。射韝亦謂之臂㧺。从手沓聲,讀若眔。徒合切。八部。一曰韋韜。謂如射韝韜於臂者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摶tuán
注解:㠯手圜之也。各本作圜也,語不完,今依韵會所據補。以手圜之者,此篆之本義,如禮經云摶黍,曲禮云摶飯是也。因而凡物之圜者曰摶,如考工記摶以行石、摶身而鴻、相笴欲生而摶是也。俗字作團。古亦借爲專壹字,左傳云若琴瑟之摶壹,秦瑯邪臺刻石曰摶心揖志是也。專壹,許女部作嫥壹。从手專聲。度官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㨡hú
注解:手推之也。从手圂聲。戶骨切。十三、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捄jū
注解:盛土於梩中也。木部曰:㭒者,徙土輂也。或作梩。大雅:捄之陑陑。傳曰:捄,虆也。陑陑,眔也。箋云:築牆者捊聚壤土,盛之以虆,而投諸版中。孟子虆梩竝言,趙曰:虆梩,籠臿之屬。可以取土者也。許說專爲釋大雅而言。从手求聲。舉朱切。古音在三部。一曰捊也。各本作擾,今依韵會本正。捊者,引埾也。於前義相近。捊之乃後盛之。《詩》曰:“捄之陑陑。”大雅緜文。陑音而。亦作𨼏。各本作陾,誤,今依玉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拮jié
注解:口手共有所作也。豳風:予手拮据。傳曰:拮据,撠挶也。手病口病故能免於大鳥之難。韓詩曰:口足爲事曰拮据。韓之足,卽毛之手也。許葢合毛、韓爲此訓。从手吉聲。古㞕切。十二部。《詩》曰:“予手拮据。”䲭鴞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搰hú
注解:掘也。吳語:夫諺曰:狐埋之而狐搰之,是以無成功。韋注:搰,發也。玉篇云:左傳搰褚師定子之墓。本亦作掘。从手骨聲。戶骨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掘jué
注解:搰也。二篆曡韵轉注。按凡字書、韵書謂掘亦作闕者,似是而非也。左傳:闕地及泉。闕地下冰而牀焉。國語:闕爲深溝,通於商魯之閒。韋云。闕,穿也。凡云闕者,皆謂空之,與掘義别。从手𡲬聲。衢勿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掩yǎn
注解:斂也。小上曰掩。釋器:圜弇上謂之鼒。弇上當作掩上。从手奄聲。衣檢切。八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摡ɡài
注解:滌也。滌者,洒也。洒,先禮切。詩:摡之釡鬵。傳曰:摡,滌也。今本作漑者,非。凡周禮、禮經摡字本皆从手,釋文不誤,而俗本多譌。从手旣聲。古代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《詩》曰:“摡之釜鬵。”匪風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揟xū
注解:取水沮也。沮,玉篇、廣韵作具,非也。取水之具或以木,或以瓦缶,則製字不當从手矣。沮,今之渣字。集韵九麻曰:𥹁,滓也。亦作渣。取水渣者,必浚之漉之,如釃酒然。然則揟與水部之湑音義皆同,今所謂濾水也。周禮謂伺捕盗賊爲胥,亦此意。淺人不得其解,遂改沮爲具,非製字之意。从手胥聲。相居切。五部。武威有揟次縣。見漢地理志、郡國志。孟康曰:揟,子如反。次音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播bō
注解:穜也。穜者,𡎐也。𡎐者,穜也。堯典曰:播時百榖。从手番聲。補過切。十四、十七部。一曰布也。周禮瞽矇注曰:播謂發揚其音。𢿥,古文播。九歌:𥸨芳椒兮成堂。補注:𥸨,古播字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挃zhì
注解:穫禾聲也。周頌良耜曰:擭之挃挃。傳曰:挃挃,穫聲也。从手至聲。陟栗切。十二部。《詩》曰:“擭之挃挃。”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㨖zhì
注解:剌也。刺者,直傷也。方言曰:㨖,到也。廣雅曰:㨖,至也。从手致聲。陟利切。十五部。一曰剌之財至也。財,今纔字。甘泉賦曰:洪臺崛其獨出兮,㨖北極之嶟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扤wù
注解:動也。詩正月:天之扤我。傳曰:扤,動也。考工記:是以大扤。从手兀聲。五忽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抈yuè
注解:㪿也。晉語:其爲本也固矣,故不可抈也。韋云:抈,動也。按依韋注,是謂此抈爲扤之叚借字也。其本義則訓折。舊音云抈音月。又五括反。从手月聲。魚厥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摎jiū
注解:縛殺也。縛殺者,以束縛殺之也。凡縣死者曰縊,亦曰雉經。凡以繩帛等物殺人者曰縛殺,亦曰摎,亦曰絞。廣韵曰:摎者,絞縛殺也。多絞字爲長。今之絞罪,卽古所謂摎也。引申之,凡繩帛等物二股互交皆得曰摎,曰絞,亦曰糾。喪服曰:絞帶。又曰:殤之絰,不摎垂。注云:不絞其帶之垂者。周禮、襍記注皆云:環絰者一股纏而不糾。丩部曰:糾,三合繩也。檀弓作繆絰,繆卽摎之叚借,故注云繆讀爲不摎垂之摎也。喪服及檀弓注摎垂字,今本譌爲樛木之樛,遂不可通矣,惟玉篇不誤。从手翏聲。居求切。亦力周切。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撻tà
注解:鄉㱃酒罰不敬,撻其背。周禮閭胥:凡事掌其比,觵撻罰之事。故書或言觵撻之罰事。鄭云:觵撻者,失禮之罰。觵用酒,其爵以兕角爲之。撻,扑也。按鄭但云失禮。許必系之𦂧飮酒者,禮莫大於此,惟此可登時行觵撻也。从手𨔶聲。他𨔶切。十五部。𨘈,古文撻。从虍者,言有威也。《周書》曰:“𨘈㠯記之。”周當作虞。此皋陶謨文。壁中古文作𨘈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掕línɡ
注解:止馬也。掕馬,猶勒馬也。疑易拯馬壯,拯乃掕之叚借。从手夌聲。里甑切。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抨pēnɡ
注解:彈也。彈,大徐誤作撣,今依小徐及𤣥應正。彈者,開弓也。開弓者,弦必反於直。故凡有所糾正謂之彈。廣雅曰:彈,拼也。拼卽抨。布莖切。𤣥應曰:抨彈,繩墨也。補耕切。又普耕切,江南音也。按孟康漢書注曰:引繩以抨彈。从手平聲。普耕切。十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捲quán
注解:气埶也。謂作气有勢也。此與拳音同而義異。小雅巧言:無拳無勇。毛傳曰:拳,力也。齊語:桓公問曰:於子之𦂧,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於衆者。韋云:大勇爲拳。此皆叚拳爲捲,葢與古本字異。齊風箋云:㩲,勇壯也。㩲者,捲之異體。从手卷聲。巨貟切。十四部。按五經文字本部權字下曰:从手作㩲者,古拳握字。从手之㩲,字書、韵書皆不䤸,惟盧令鄭箋云:鬈讀當爲㩲。㩲,勇壯也。又吳都賦:覽將帥之㩲勇。李注云:毛詩無拳無勇。㩲與拳同。此㒳處字,今雖譌作權,从木,然可知其必五經文字所謂从手之字也。是可以知字書、韵書遺屚之古字甚多,莫之能補。古書之譌繆亦甚多,莫之諟正也。《國語》曰:“有捲勇。”齊語文。廣韵引說文,有上有子字。一曰捲,收也。此别一義,卽今人所用舒卷字也。論語:卷之懷之。叚卷字爲之。廣韵書弮字亦當作捲。此義音居轉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扱xī
注解:收也。收者,捕也。曲禮:以箕自𦂧而扱之。此扱之本義也。儀禮注云:扱柶。此插之叚借字也。从手及聲。楚洽切。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摷jiǎo
注解:拘擊也。拘止而擊之也。集韵、類篇作擊也,拘也,非是。又謂此卽鈔之别體,亦非許意也。以下十七篆皆言擊,而冣後釋擊曰扑也。許書文法往往如是。从手巢聲。子小切。廣韵作𦾱,楚交切。二部。漢書:命摷絕而不長。叚摷爲剿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挨āi
注解:擊背也。列子:攩㧙挨抌。張注曰:烏駭反。推也。从手矣聲。於駭切。一部。今俗音平聲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撲pū
注解:挨也。撲與扑、𢷏,義皆别,今人溷之。廣韵一屋云:拂箸。今義也。从手菐聲。蒲角切。廣韵普木切。一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𢶡qiào
注解:旁擊也。公羊傳曰:公怒,以斗摮而殺之。注:摮猶𢶡也。𢶡謂旁擊頭項。莊子:撽以馬捶。从手敫聲。苦弔切。二部。小徐本手在左旁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扚diǎo
注解:疾擊也。疾速擊之也。史記天官書扚雲,索隠曰:劉氏音時酌反。說文音丁了反。許愼注淮南云:扚,引也。按扚雲从手,今本譌从木。从手勺聲。都了切。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抶chì
注解:笞擊也。笞所以擊也。抶之見左傳者多矣。从手失聲。敕栗切。十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扺zhǐ
注解:側擊也。戰國策:扺掌而談。東京賦:扺璧於谷。解嘲:介涇陽,扺穰矦。按扺字今多譌作抵,其音義皆殊。國策:夏無且以藥囊提荆軻。史記:薄太后以昌絮提文帝。提皆扺之叚借字也。从手氏聲。諸氏切。十六部。與抵在十五部不同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抰yǎnɡ
注解:㠯車鞅擊也。鞅者,馬頸靼也。鞅抰曡韵。从手央聲。於兩切。十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㨐bǔ
注解:衣上擊也。擊,集韵、類篇皆作攴。攴者,小擊也。从手𠈃聲。方口切。三部。方字類隔,當作彼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捭bǎi
注解:㒳手擊也。謂左右㒳手橫開旁擊也。引申之爲鬼谷子之捭𨵵。捭之者,開也。𨵵之者,閉也。禮記:燔黍捭豚。叚捭爲擘字。从手卑聲。北買切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捶chuí
注解:㠯杖擊也。內則注曰:捶,擣之也。引申之,杖得名捶,猶小擊之曰扑,因而擊之之物得曰扑也。擊馬者曰箠。从手𡍮聲。之壘切。壘當作垒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搉què
注解:敲擊也。㪣,橫撾也。撾卽𥬲之𥛬變。摧與㪣曡韵,又雙聲也。廣雅曰:揚搉,都凡也。别一義。从手隺聲。苦角切。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摬yǐnɡ
注解:中擊也。擊之而中也。中,玉篇作傷。从手竟聲。一敬切。古音在十部。倚兩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拂fú
注解:過擊也。徐鍇曰:擊而過之也。刀部曰:刜,擊也。與拂義同。从手弗聲。敷勿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摼kēnɡ
注解:擣頭也。廣韵曰:撞也。从手堅聲,讀若《論語》“鏗尒舍琴而作”。讀若二字衍文也。尒,大徐作爾。琴,大徐作瑟。今皆正。舊抄擊傳本作琴。論語先進篇釋文曰:鏗,苦耕反,投琴聲。是則陸氏論語本作舍琴而作。下文云本作瑟者,後人所增語。廣韵曰:㧶,琴聲。口莖切。玉篇曰:㧶,口耕切,琴聲,引論語㧶爾舍琴而作。㧶葢摼之異體。大徐摼,口莖切。按堅聲古音在十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抌dǎn
注解:𥥍擊也。深淺字許作𥥍。抌、深曡韵字。刺客列傳:左手把其袖,右手揕其匈。揕卽抌字。徐廣曰:一作抗。按抗乃抌之譌耳。从手冘聲,竹甚切。七部。讀若告言不正曰抌。宋本無吿字。曰抌之抌,未知何字之誤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㩓huǐ
注解:傷擊也。傷擊者,擊之而傷也。故其字从手毁。从手毀,毀亦聲。小徐無毁亦字。許委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擊jī
注解:攴也。攴下曰:小擊也。二篆爲轉注。攴訓小擊。擊則兼大小言之。而但云攴也者,於攴下見析言之理,於擊下見渾言之理,互相足也。攴之𥛬變爲扑,手卽又也,又下曰手也,因之𩌻箠等物皆謂之扑,此經典扑字之義也。咎繇謨古文戛擊,今文尚書擊爲隔,同音叚借。从手毄聲。古歷切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扞hàn
注解:忮也。忮當作枝。枝持字古書用枝,亦用支。許之字例則當作榰。許之榰柱,他書之搘拄也。攴部𢽎下云:止也。扞義當略同。忮訓很,非其義。周南干城傳曰:干,扞也。左傳亦以扞城其民釋干城。孫炎以自蔽扞釋爾雅扞字。許盾下云:所以扞身蔽目。然則扞字之訓可定矣。廣韵扞下曰:以手扞,又衛也。玉篇亦曰:扞,衛也。字亦作捍。祭法:能禦大災,能捍大患,則祀之。魯語作扞。从手干聲。矦旰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抗kànɡ
注解:扞也。旣夕禮注曰:抗,禦也。左傳曰:以亢其讎。注云:亢猶當也。亢爲抗之叚借字。周禮:綱惡馬。注云:綱讀爲以亢其讎之亢。書亦或爲亢。亢,禦也,禁也。綱亦亢之叚借字也。引申之義爲高抗。旣夕注曰:抗,舉也。从手亢聲。苦浪切。十部。杭,抗或从木。若旣夕禮抗木橫三縮二,其字固可从木矣。今人用此字讀胡郞切,乃𣃚之譌變。地名餘杭者,乃秦政舟渡處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捕bǔ
注解:取也。此與搏義别。从手甫聲。薄故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簎cè
注解:刺也。刺者,直傷也。周禮鼈人:以時簎魚鼈龜蜃。鄭司農云:簎謂以杈刺泥中搏取之。魯語:里革曰:鳥獸孕,水蟲成,獸虞於是乎禁罝羅,矠魚龞以爲夏稿。韋云:矠,𢳇也。𢳇刺魚鼈。按矠本矛屬,此叚借矠爲簎也。許所據國語作簎,與周禮同。从手,籍省聲。士革反。按周禮音義劉倉伯反。徐倉格反。沈槍昔反。李賢馬融傳注七亦反。古音在五部。《春秋》國語曰:“簎魚鼈。”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撚niǎn
注解:𡙕也。執者,捕罪人也。引申爲凡持取之偁。廣韵曰:撚者,以手撚物也。从手然聲。乃殄切。十四部。一曰厹也。蹂者,獸足蹂地也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挂ɡuà
注解:畫也。畫,葉本作宣。李文仲字鑑亦作宣。六書故云唐本作縣。玉篇亦作懸也。特牲禮曰:實于左袂,挂于季指,卒角。鄭云:挂袪以小指者,便卒角也。易毄辭傳:分而爲二以象㒳,掛一以象三。孔疏曰:掛其一於冣小指閒。皆於縣義合。古本多作畫者,此等皆有分别畫出之意。陸德明云:掛,别也。後人乃云懸挂,俗製掛字耳。許訓畫者,古義曡韵爲訓。唐本訓縣,非古也。禮注云:古文掛作卦。从手圭聲。古賣切。十六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拕tuō
注解:𦥙也。申部曰:束縛捽抴爲臾。又曰:𦥙者,臾𦥙也。然則𦥙之義略同抴。一說𦥙本作抴,後人避諱改之。南越傳:拕舟而入水。論語:加朝服扡紳。易:終朝三褫之。鄭本作拕,叚拕爲裭也。高誘注淮南遇盗拕其衣云:拕,奪也。从手它聲。託何切。十七部。廣韵又徒可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捈tú
注解:臥引也。臥引謂橫而引之也。廣雅曰:捈,舒也。从手余聲。同都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抴yè
注解:捈也。下曰:抴也。臾下曰:束縛捽抴也。抴與𦥙音義皆同。檀弓:負手𦥙杖。釋文:𦥙作抴。俗刻誤从木,非也。九歌:桂擢兮蘭抴。王逸曰:擢,楫也。抴,船旁板也。按毛詩傳云:楫所以擢舟也。故因謂楫爲擢。擢者,引也。船旁板𦥙於水中,故因謂之抴。俗字作櫂,作枻,皆非是也。从手世聲。余制切。十五部。俗作拽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揙biàn
注解:搏也。从手扁聲。婢沔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撅juē
注解:㠯手有所杷也。以,各本誤从。杷,各本誤把。今正。杷本訓改麥器,引申之,用手捊聚亦曰杷。通俗文曰:手杷曰掊,手把曰攫。此杷與把之别也。內則:不涉不撅。撅,揭衣也。撅之義與掘不同,韵書淆之,非也。从手厥聲。居月切。十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攎lú
注解:拏持也。拏,各本作挐,誤。廣韵攎下云:攎,斂。从手盧聲。洛乎切。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拏ná
注解:持也。从手奴聲。各本篆用挐,解作如聲,此與前文訓牽引之挐互譌也,今正。煩挐、紛挐字當从如,女居切。拏攫字當从奴,女加切。古音同在五部而形異,猶糸部有絮、䋈二篆也。一曰誣也。方言曰:㘓哰,謰謱,拏也。郭注:言譇拏也。女加反。又曰:拏,楊州會稽之語也。或謂之惹。或謂之䛳。許言部曰:譇拏,羞窮也。方言及言部字皆从奴,亦可證篆體作挐之繆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搵wèn
注解:𣳚也。𣳚者,湛也。謂湛浸於中也。集韵引字林搵抐,𣳚也。抐,奴困切。从手𥁕聲。烏困切。十三部。又烏𣳚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搒pénɡ
注解:掩也。廣韵曰:笞打。今義也。从手旁聲。北孟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挌ɡé
注解:擊也。凡今用格鬥字當作此。後漢陳寵傳:𣃔獄者急於篣挌酷烈之痛。注引此說文。周禮注曰:若今時無故入人室宅盧舍,上人車船,牽引人欲犯法者,其時格殺之,無罪。公羊定四年注曰:挾弓者,懷格意也。莊卅一年注:古者方伯征伐不道,諸矦交格而戰者,誅絕其國。此等格字皆當从手。从手各聲。古覈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拲ɡǒnɡ
注解:㒳手共同械也。周禮掌囚:上罪梏拲而桎。鄭司農云:拲者,㒳手共一木也。从手共聲。此舉形聲包會意。居辣切。九部。《周禮》:“上辠,梏拲而桎。”㭟,拲或从木。猶桎梏字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掫zōu
注解:夜戒守有所擊也。一本無守字。有所擊,謂𡔷類也。襄卄五年左傳:陪臣干掫有淫者。杜云:干掫,行夜也。昭卄年傳:賓將掫。杜云:掫,行夜也。周禮鎛師、掌固皆云:夜三鼜。杜子春云:謂擊𡔷行夜戒守也。春秋傳所謂賓將趣,趣與鼜音相近。許不云擊𡔷,而云有所擊者,凡有聲可警覺者皆是。若𣟄,亦行夜所擊者也。从手取聲。子矦切。四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賓將掫。”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捐juān
注解:棄也。華部曰:棄,捐也。二篆爲轉注。从手肙聲。與專切。十四部。按俗音居專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掤bīnɡ
注解:所㠯覆矢也。鄭大叔于田傳曰:掤,所以覆矢也。左傳:公徒釋甲執冰而踞。冰者,掤之叚借字。賈逵、服䖍皆曰:冰,犢丸葢也。杜預云:或說犢丸是箭筩,其葢可以取飮。从手朋聲。筆陵切。六部。《詩》曰:“抑釋掤忌。”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扜yū
注解:指𪎮也。𪎮,各本用麾,俗,今正。扜、𪎮爲雙聲。山海經曰:有人方扜弓射黃虵。从手亏聲。億俱切。五部。亦匈于切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𪎮huī
注解:旌旗,巾車曰:木路建大麾。鄭云:大麾不在九旗中,以正色言之則黑,夏后氏所建。按凡旌旗皆得曰𪎮,故許以旌旗釋𪎮。叚借之字作戲,淮陰矦傳、項羽本紀皆曰戲下是也。所㠯指𪎮也。說从手之意。凡旗之所指曰指𪎮。師之耳目,在乎旗𡔷也。坶誓曰:右秉白旄以麾。小雅曰:麾之以肱。从手靡聲。許爲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俗作麾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捷jié
注解:獵也。以㬪韵爲訓。謂如逐禽而得之也。軍獲得也。小雅:一月三捷。傳曰:捷,勝也。箋云:往則庶乎一月之中三有勝功。春秋經:齊矦來獻戎捷。易:晝日三接。內則:接以大牢。鄭注皆讀爲捷,勝也。是古文叚借字也。又按大雅征夫捷捷,言樂事也。又有瞽傳曰:業,大板也。捷業如鋸齒。皆引申之義。从手疌聲。疾葉切。八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齊人來獻戎捷。”莊三十一年。左氏、公、穀皆作齊矦。按作人近是,不必親來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扣kòu
注解:牽馬也。周禮田僕:凡田,王提馬而走,諸矦晉,大夫馳。注曰:提猶舉也。晉猶抑也。使人扣而舉之抑之皆止奔也。馳放不扣。史記:伯夷、叔齊扣馬而諫。从手口聲。苦后切。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掍hùn
注解:同也。方言:掍,同也。宋衞之閒或曰掍。漢人賦多用掍字。从手昆聲。古本切。十三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𢯱sōu
注解:眾意也。其意爲衆,其言爲𢯱也。魯頌泮水曰:束矢其搜。傳曰:五十矢爲束搜,衆意也。此古義也。與考工記注之藪略同。鄭司農云:藪讀爲蜂藪之藪。後鄭云:蜂藪者,衆輻之所趨也。一曰求也。𡩡下曰:入家𢯱也。从手叜聲。所鳩切。三部。《詩》曰:“束矢其𢯱。”〖注〗搜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換huàn
注解:易也。从手奐聲。胡玩切。十四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掖yè
注解:㠯手持人臂也。各本臂下有投地二字,今依左傳音義𠛹正。左傳:衛人伐邢,二禮從國子巡城,掖以赴外,殺之。赴當是仆之誤。正義曰:說文云:掖,持臂也。謂執持其臂投之城外也。釋文曰:說文云以手持人臂曰掖。陸、孔所據皆無投地二字,淺人傳合左文增之,不知掖人者不必皆投地也。詩衡門序曰:僖公愿而無立志。故作是詩以誘掖其君。鄭云:掖,扶持也。是可證矣。从手夜聲。羊益切。古音在五部。一曰臂下也。此義字本作亦,或借掖爲之,非古也。儒行:逢掖之衣。高后本記:見物如蒼犬據其掖。俗亦作腋。 文二百六十五 重十九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摻
注解:斂也。从手參聲。各本無摻篆及解,今依鄭風遵大路正義所引補。詩摻執子之袪傳曰:摻,攬也。正義引說文摻,參聲,斂也。操,喿聲,奉也。葢因俗二字相亂,故分引之。今本無摻篆,亦由南朝以來摻、操不别之故。凡許書鼎部𠕪、鼏相似而失其一,衣部袗、袀相似而失其一,水部沱、池相似而有沱無池,皆此類。所斬切。古音在七部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手部
标题:𠦬ɡuāi
注解:背呂也。呂下曰:脊骨也。脊兼骨肉言之,呂則其骨,析言之如是。渾言之,則統曰背呂,猶俗云背脊也。象脅肋形。脅者,㒳膀也。肋者,脅骨也。此四字當作象形𠈌象脅肋也七字。象形謂亻象背脊居中而直,一象人要,𠈌則象背左右脅肋之形也。古懷切。玉篇云:俗作乖。按俗作乖,當在𦫳部𦭅字注中。凡𠦬之屬皆从𠦬。讀若乖。此三字大徐無。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𠦬部
标题:脊jǐ
注解:背呂也。釋名曰:脊,積也。積續骨節脈絡上下也。从𠦬从肉。兼骨肉而成字也。資昔切。十六部。 文二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十二卷·𠦬部
612